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创新

摘 要:从“第二个结合”视野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有助于我们把握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向,增强文化自信,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精神支柱与道德传承,凝聚了中华文明的活力与创新能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同时也面临着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挑战与考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与方法,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成为我们在新时代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思理路,书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篇章。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4)03-0005-04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容丰富、论述深刻、精辟深邃、逻辑清晰,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之内在要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承袭运用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做法。我们党在总结运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经验时,充分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进行了创新性发展,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他明确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原则。从根本意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沉淀,更是无数前辈不断努力的产物和智慧的结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西方价值观冲击以及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挑战与考验。这一变革不只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模式,同时也对社会实践模式的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发展的走向与文化实践方式的变革紧密相连,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长存“传统”“历史”的观念,秉承批判发展理念。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对民族兴盛有重要价值与意义,批判继承传统,首先要尊重传统,理性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发展脉络与时代价值。“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建立在对民族历史传统的敬重与珍视基础上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不忘本来”的内涵在于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这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根基,尊重与珍视中华民族美好的价值追求与精神期许,尊重与珍视无数中华儿女辛勤付出、奋进拼搏的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批判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具体、历史、系统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传承发展。既要求人们把文化发展置于一定历史条件中,又要求人们在衡量、评价、发展文化时不能脱离具体的实际。只有把文化的发展视为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发展过程,分析文化是如何产生、缘何发展、终归何处的,才能总结凝练出积极有益的文化教益,为后人发展文化提供经验借鉴。

全球化视域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是国内视野下的传承发展,而且需要将其放置于全球化视野下,加强与其他民族、地区文化的交流互鉴。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辩证地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包容不同文明,学习不同文明的有益成果,而不是故步自封、闭关锁国,这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深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重要性,在继承前人正确处理中西文化方法的基础上,积极主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该谦虚地学习并积极吸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优势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和自立的重要条件[2]。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平衡国内和国际文化的发展,积极应对西方文化的引入和影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加强中国文化的自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2]352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从而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是由于世界文明丰富多彩。“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首先,面对丰富多彩的文明应当博采众长。不仅是中华文明,世界各地的文明亦然,它们皆为人类社会行为的结晶,各自承载着不同民族与国家的独特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这些文明犹如繁星点缀夜空,各具特色,相互辉映。人类文明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统一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同时又呈现出多样性特征,表现出不同形态上的差异。因此,每一种文明都体现了民族特色与全球视野的融合。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并通过文化交流互鉴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国家与民族应积极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摒弃对立与替代的思维方式。通过互相借鉴,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实现共同发展。其次,面对丰富多彩的文明应兼收并蓄。各国家、民族文化的共性是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正因如此,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生尤为重要。对于共性的东西,各国家、民族要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对于具有民族特性的东西,则要保护尊重、和谐共存,而不是以一种文化形式统揽世界。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表达、一种文明图谱,那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多次强调了吸取各方优点、交流互鉴的重要性,“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3]。这不仅道出了哲学问题,而且揭示了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互融合

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确保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不断与实际融合,根据实际情况和时代条件不断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尽管源于西方文化,但自其传入我国之日起,便与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紧密结合,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成功地实现了在我国的本土化。这一过程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独特价值,其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种立场不仅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更是全人类共同福祉的守护者。马克思主义的引入,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学说,更是一种信仰、一种行动指南,它引领着我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经过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孕育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紧密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它既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红色基因,又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对二者融合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有学者明确表示:“在思想和理论方面,我们的党有两位重要的‘老祖宗,一位是马克思主义,另一位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显然,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国家的思想和理论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两种文化的融合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5]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漫长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诚传承者和推广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得以丰富发展,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积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南和基石。在同一时间内,将两者结合起来,对于提升我国社会治理水平、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积极影响。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时,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地位,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为基础,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并加以解决。要充分结合现代实践,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有益经验和成果。

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通,不仅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融合,同时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独特的理论和民族特性,这一成就源自对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的坚定执着、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不懈保护,以及成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文化精髓相结合的不懈努力。这不仅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建设和文化传承上的自信,也体现了其独有的风格。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从历史积淀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无数中华儿女奋勇拼搏、努力进取,用鲜血和汗水累积起来的实践成果和精神财富。马克思指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6]没有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便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从其作用影响上来说,文化对人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虽润物细无声但深厚绵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活动中,悄然塑造着人们的心理结构和认知模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习惯。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深入人心,凝聚民力。既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作用,又要在引导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持续发挥其正确的指导作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致力于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不断提升全社会和全民族的道德标准和文明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和发展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一个明确的目标是深入人们的心中,团结一致,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准则和方法论基础,从而汇聚全体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为了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必须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并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传承、建设、发展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7]。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就会失去群众根基和力量源泉。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励每一位中国人都深入其中、自觉践行,凝聚每一位中国人的智慧、力量,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民众基础。

其次,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民服务。发展文化不是为了外在的摆设,也不单是为了满足精神追求,更重要的是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一切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不仅仅局限于物质需求,还涵盖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因此,必须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融入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要促进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与内化能力的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旨趣所在。

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有共享。文化的传承发展要为人民群众服务,文化传承发展的成果自然要由人民共有共享。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是为了某一部分人受益,而是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利益,共同享有文化硕果。只有人民参与、人民受益、人民得实惠,才能真正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才能创造出更切合实际、更有价值的文化成果。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效果由人民评判。“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实践动态和心理诉求。人民群众缺少什么,就着重提供什么;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就着重发展什么;人民群众喜欢什么,就着重丰富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他明确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效果由人民评判。习近平总书记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将“以人民为中心”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凝聚民力。

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国际舞台,坚定中国文化自信

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积极把优秀文化“引进来”,兼收并蓄,更要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当前是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时期,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进程包括文化领域的交流交锋多元叠加日益加剧。全球化视域下,任何一个拥有独立文化传统而又致力于发展本民族特质文化的国家,都应该主动寻求发展路径,而不是故步自封、消极逃避。马克思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指出“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融入开放的国际环境,才能打破各民族封闭的线性发展模式,才能改变人们僵化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才能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更长远地保留传承下去。因此,在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消极逃避不是明智之举,旁观退让也不是长久之计,唯有积极主动地将自身生存发展融入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坚定立场、从容应对,才能从中获取长久的发展动力。只有顺势而为、应时而动,中华文化才能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突破地域的局限,突破自身视野的束缚,重塑多元文化发展模式,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升,这是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强大现实力量。马克思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国家实力强盛,我们才有信心、有能力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历经40多年的发展,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等都进入世界前列,中国从“跟跑”“追跑”西方发展到“并跑”阶段,并大踏步迈进“领跑”时代。新时代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时代,是我们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争取中国话语权,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国特色、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这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根本价值旨归。

西方现代文明作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开路先锋,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依然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文化基础与价值指引。但这并不代表它是现代性文明的唯一版本,也并不代表它是世界文明的全部内容。西方现代文明带来的诸多危机也逐步显现,精神世界匮乏、道德信仰失落、利己主义膨胀等“现代性之殇”,不得不引发世界人民的思考。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追求,有着弥补西方文化缺失,更好地解决世界诸多问题的理念。我们有资格、有能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当然,任何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是本民族历史的积淀与实践成果,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内容,都应受到尊重与珍视。全球化进程为不同文化提供了对话交流、共生交融的平台,只有将各民族、国家的文化置于全球化视域下互学互鉴,才能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并不仅限于标语、思想上的宣传,而是真正将传承发展中华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向世界发展的过程,依托形式各样的载体彰显中华文化的智慧与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全球治理观、新安全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新理念、新思想,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这些新理念、新思想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与价值追求。习近平同志在众多的国际活动中都强调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获得世界各国普遍认同,更于2017年写入联合国决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中国方案。不仅如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胆创新,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亚投行、主办G20杭州峰会等,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文化中共融共生、共治共享的理念。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即“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和“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他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融合,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和谐统一,旨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们的心中,并积极走向国际舞台。在新时代,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极大地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牢固的思想和文化基础,为其提供持续的发展动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4.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48.

[4]何毅亭.伟大思想理论从何而来?——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J].学习时报,2017-11-17(1).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2-10-1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

[7]晏振宇,孙熙国.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遵循[J].山东社会科学,2019(6).

作者简介:钱燕娜,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饭后“老传统”该改了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疯狂英语·新读写(2020年1期)2020-04-20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老传统当传承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推荐访问:中华 新时代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