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5篇

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1、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1)内在原因:幼儿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做事缺乏目标。当幼儿长时间的做一件事情时,其注意力就容易丧失,或者产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5篇,供大家参考。

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5篇

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篇1

1、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内在原因:

幼儿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做事缺乏目标。当幼儿长时间的做一件事情时,其注意力就容易丧失,或者产生注意力分散、怠慢、少动的现象,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杂乱多动、游移不定的状况,就是难以集中精力认真完成自己的事情。

(2)外在原因:

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物质环境的影响会引起幼儿注意力的不集中。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引起的的负面作用,以及与父母或老师沟通、交流不好,幼儿容易产生敏感与焦虑的习性。

(3)教育原因:

在于家长过度的保护会导致幼儿娇生惯养,自制力差和对幼儿过度的限制,则缩小了幼儿注意的范围,同样抑制幼儿注意的发展。教育内容、方法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也会使幼儿失去兴趣,注意力就容易涣散,而导致不集中。

2、注意力不集中的常见的表现:

(1)喜欢打断别人谈话或抢答。

(2)无法记住所有的指示。

(3)语言或文字表达不完整。

(4)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

(5)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

(6)做作业拖拉。

(7)上课时对老师讲的内容一点都听不进去。

最后,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提升幼儿的注意力,在培养孩子注意力的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以平和的心态,科学地、逐步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1)让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心情愉快,兴趣浓厚,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往往是目的、任务明确,所以游戏时幼儿的注意很容易集中,前苏联的比都霍娃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要求幼儿把各种彩色的纸条分别放在颜色相同的盆子里,比较在游戏中与单纯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幼儿的注意,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持续22分钟,6岁幼儿可坚持71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而在单纯完成任务情况下,4岁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6岁幼儿只能坚持62分钟。因此应让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教导幼儿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地观察,区别物体的各种各样性质,训练儿童的注意。如可以进行“看看什么不见了”的游戏,集中注意观察在规定范围内的物体、图片和玩具的变化等。

(2)充实幼儿的生活的内容

要注意不断扩大幼儿的生活内容与认识领域,让幼儿在获取知识中发展各种兴趣,培养注意力。为此,可以带孩子一起参观展览会、博物馆、天文馆、画展,游公园,逛动物园,边看边玩边问边答,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如在逛公园时,看到小白兔可以问孩子:“小白兔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小白免的嘴和小花猫的嘴长得一样吗?”“大象的鼻子能干什么”等等。幼儿接触的范围越广阔,他们的兴趣就会越广泛,注意的范围也就越扩大。

(3)多让孩子做一些目的与要求明确的事,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注意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是一种最有效的注意,要培养这一注意,必须首先使幼儿明确任务,能书包范文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使行为服从于活动的目的与要求注意的事,使孩子能不断积极、主动、自觉地保持注意。

如晚饭后,爸爸可以要求孩子:把小凳子擦一擦,并且必须把每条腿擦干净;妈妈也可以要求孩子:给家里每盆花浇一壶半的水,不能多也不能少。孩子做完后,爸爸妈妈要检查完成的情况。做得好,给予鼓励,做得不够的地方,要让孩子重做。如果经常这样要求孩子做事情,既使平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坚持性差、粗心大意的孩子,也自然会聚精会神地努力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在提出任务和要求时,一次不要过多,既让孩子注意这个,又令他注意那个,反而会使孩子注意难以集中。

(4)让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到不感兴趣而又必须注意的事情上去

兴趣在幼儿的注意中是不可忽视的,但也不能只考虑幼儿的兴趣,要通过日常生活,逐渐培养孩子“集中注意”的习惯。为此,必须让幼儿逐渐学会能主动地支配自己的注意。由于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的稳定性差,所以要经常使幼儿了解大人叫他做什么,有什么要求,从而逐步使他们学会根据需要(不仅仅是兴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任务,进而促进注意力的发展。

(5)创造良好的环境,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幼儿常常会因无关刺激物的干扰出现注意分散的现象,因此,要清除环境中可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尽可能隔绝一切外来的“刺激”。如在幼儿练习计算,搭积木或看画书时,就应关闭电视机,停止不相干的谈话等,排除一切可能分散幼儿注意力的因素,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发展其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

(6)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制度

体质不好,作息不规律是分散注意力、影响注意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为此,必须让孩子有规律的学会和生活,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能按时起床、吃饭、睡觉等。同时,还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为注意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注意也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利用日常活动和各种劳动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不仅可以提高孩子注意的目的性、全面性,而且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的能力,养成积极参加劳动的良好习惯。因此,让大一些的幼儿帮助作一些力所能及且又需要高度注意的家务劳动是很必要的。如扫地、摘菜、洗碗筷等。

(7)磨练幼儿的意志

注意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意志密切联系的,不断提高幼儿的意志能力是发展幼儿注意能力的心理保证。如家长在购买玩具时,要注意选择那些有利于磨练幼儿意志品质的智力玩具,如拼图类,穿插类及棋类玩具等。因为在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未必总是那样轻松、愉快,有些学习往往是枯燥无味的,如数学中大部分知识需要学习者加强意志努力,在强迫自己注意下才能掌握。所以,家长必须注意磨练幼儿的意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幼儿注意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8)注意个别差异

幼儿注意力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有的孩子能安静、长时间地看小人书、做纸工、拼图或作游戏,而有的孩子却非常爱动,很难安静地坐一会儿。神经系统活动过于兴奋的幼儿,注意力也很难持久和集中。对这种类型的幼儿应从小加强注意稳定性的训练,可以为他们安排一些安静的活动,如串珠、搭积木、拼图等。

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并不是绝对的,当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幼儿的注意力,通过一定的训练和矫正,幼儿的注意品质就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篇2

一、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幼儿园的集中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根据幼儿注意的特点,精心设计教育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幼儿的注意吸引到活动中来。如综合主题活动“帮助小白兔”,目的是通过帮助小盲兔,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同时,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一开始,教师组织幼儿进入事先精心布置的场地中,使他们置身于“森林小动物住宅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紧接着,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吸引幼儿的环节:小盲兔探路的情境表演;表演后让幼儿各抒己见的谈话;幼儿戴上墨镜体验双目失明的感觉;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声情并茂地讲述“小白兔的故事”;幼儿结对子玩“小狗帮小兔”的游戏;幼儿为小兔设计用具等。整个教育活动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巧妙地巩固了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其有意注意。设计时还注意了动静交替,时张时弛,使幼儿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以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使幼儿自始至终情绪愉悦,积极性高涨。在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了情境表演、谈话、讲故事、游戏、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大胆表述、扮演角色,使他们情趣盎然,注意力集中,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适宜的教学内容,能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培养。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不是像中小学那样全都规定好的,而是依据幼儿的经验,要符合整体性、综合性特点,所以内容选择具有广泛性、丰富性。要以幼儿的生活为源泉,就好比陈鹤琴先生说的“生活即学习,生活即课程”,幼儿周围的生活都可以是幼儿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适宜,要适合我们所面对的孩子,要适合我们的教育目标。

三、把握一堂课的最佳时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指向和集中于某一对象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注意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兴奋中心,并且兴奋中心有稳定的节奏。对儿童的研究表明:两岁儿童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时间为7分钟,四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因此,在教学中应紧扣连续注意的最佳时间。教师可以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放在前十分钟,后面适当进行游戏、练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当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征兆时,教师可以通过变换声调、榜样示范和游戏奖励等办法,让孩子重新关注课堂。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习惯,习了才会惯。同一个动作,同一件事情,要反复做,才能养成习惯。法国作家大仲马说:“每一个重复的动作都有养成习惯的可能;重复的次数越多,动作也就越成熟。”毫无疑问,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来于反复做,即反复的实践。如果家长在思想上重视了,而在行动上却没有耐心,那么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人们知道:知识是基础,行为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往往会言行不一,许多孩子嘴上说得头头是道,行动上却难以做到,“知”“行”严重脱节。为此,父母必须加强对孩子行为的训练,创设孩子反复实践的机会,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交往、游乐、劳动等活动中,进行学习技能、习惯的训练,获得“为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练习,反复强化,直至最后形成自动化的行为,养成一种自然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如绘画、练琴、练书法等等,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不要一会儿叫做这事,一会儿又叫做那事。训练最好有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以便形成一种心理活动的定向。

五、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幼儿的行为方式都带有所处环境的烙印。“万物细无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人和睦,是让孩子感到快乐、安全的首要条件,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身心健康,做事情也更能集中注意力。同样,父母努力创造和保持喜爱学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将会使孩子感到温暖愉快,情w稳定,萌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孩子也一定会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要实现对孩子的要求和愿望,不是轻而易举的,家长应十分重视并努力去实践,可以订立一个约定,如果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发生分歧,决不要在孩子面前公开暴露矛盾,而要在事后交换意见,以求统一行动,这样的教育效果才会好。

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培养和调整幼儿的注意力,家长和教师要掌握灵活的方法才能行之有效,要根据不同性格,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机智,勇于创新,充分发掘幼儿的潜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优良品格。同时借助家长的积极配合,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

拓展阅读

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心理学解释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注意,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他因素的的排除)。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总是在感知着、记忆着、思考着、想象着或体验着什么。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很多对象,只能感知环境中的少数对象。而要获得对事物的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就需要使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有关的对象。人在清醒的时候,每一瞬间总是注意着某种事物。通常所谓“没有注意”,只不过是对当前所应当指向的事物没有注意,而注意了其他无关的事物。

注意力不集中的形成原因

(一)通常注意力不集中有几方面原因形成:

1、生理原因——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养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2、病理原因——儿童存在轻微脑组织损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另外,有听觉或视觉障碍的孩子也会被误以为充耳不闻,不注意听或视若无睹。这些情况需要得到专科医师指导下的治疗才能改善。

3、环境原因——许多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此外,孩子的学习环境混乱、嘈杂、干扰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1]

(二)家长教育方式——家长可从这几方面自查:

①父母教养态度是否一致?

②是否太宠爱孩子,使孩子缺少行为规范?

③是否为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或书籍?

④家庭生活步调是否太快令幼儿不能适应?

⑤家里的活动是否太多,无法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

⑥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积累了不愉快的经验?例如孩子程度跟不上老师家长的要求,孩子注意力不好时大人给予强化等。

⑦孩子是否有情绪上的压力?是否过多的批评、数落孩子?

心理原因——为了引起他人注意,得到关注,或者为了逃避父母给予的过重的负担,便下意识地通过一些行为来达到目的。

过去我们认为ADHD与脑部前额叶相关。然而,事实上,大部分受ADHD困扰的人是由于小脑没有适当地发挥功能。在过去的20年中的研究发现,小脑发育不良的人同时有ADHD的症状。藉由功能性扫描也发现ADHD患者的小脑活跃度很低。

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篇3

(1)容易被鲜明,新颖的刺激物所吸引;

(2)容易被突然、显著变化的刺激物所吸引;

(3)容易被具体形象所吸引;

(4)容易被强大的声音所吸引;

(5)容易被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所吸引;

(6)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能按照要求去注意那些不容易吸引自己,但应该去注意的事物;

(7)注意范围小,在一定时间内注意对象的数量较少;

(8)注意力时间短,容易受干扰;

(9)容易顾此失彼;

(10)注意力转移速度慢,不灵活。

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篇4

一、幼儿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一)无意注意高度发展,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形成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注意的两种基本形式。无意注意即无目的、自发的注意,不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有意注意即有目的、有意志的注意,通过自身努力才能获得。例如,幼儿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老师上课,这是有意注意,突然,窗外响起了音乐声,幼儿立刻看向窗外,这是无意注意。

在幼儿园的这个阶段,幼儿的注意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但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丰富,无意注意和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强烈的声音、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形象、突然出现的刺激物或者原注意对象的显著变化,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二是符合幼儿兴趣爱好的事物,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当幼儿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会专心致志的投入到该事物中,这种注意对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它是有意注意发展的基础。

(二)注意的范围较小,稳定性较差

幼儿园的孩子虽然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心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但是由于大脑额叶的发展尚未成熟,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幼儿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范围也比较小。相关心理研究证明:3岁幼儿有意注意可以维持3-5分钟,4岁幼儿的有意注意可以维持10分钟,5-6岁幼儿的有意注意可以维持15分钟左右。

(三)注意的分配能力较弱

注意的分配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因为注意的分配需要充分了解前一个注意对象,而幼儿由于知识储备和技能技巧的缺乏,尚不具备这种能力。

二、影响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因素

(一)心理因素

兴趣和好奇心是幼儿最好的老师,也是注意发展的基础,只有当幼儿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集中注意力。相反,当幼儿对事物不感兴趣时,注意力就会难以集中。

(二)生理因素

大脑皮质的额叶部分是控制注意的神经中枢,但幼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额叶发展尚不成熟,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平衡,所以自制能力差。

(三)环境因素

幼儿的注意一无意注意为主,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有些刺激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而有些无关刺激则会阻碍幼儿的正常生活,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常用的铃鼓,声音能够很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另外有的刺激,比如活动室布置过于繁杂,教师服装过于奇异等因素,都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三、当前幼儿园培养幼儿注意力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陈旧

通过调查了解到,幼儿园教师的教材参考书大部分已经陈旧,一些老师不愿意花钱购买新的教材,主动参加培训,接受新的观念,导致教学内容陈旧,与当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相脱离,幼儿缺乏兴趣。而且教学方式大部分依然采用传统的小学化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枯燥乏味,幼儿注意力难以集中。例如,语言课《放风筝》,我看到有些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画图片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虽然图片也比较直观,但是他的色彩单调,图形局限性也比较大,如果换成PPT的话,更能够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二)忽视幼儿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教师教学过多的重视教学内容和学习结果,忽视幼儿注意力发展不稳定、不成熟的特点,常常会出现教师安排组织的活动超出注意力发展水平,导致幼儿缺乏信心,不愿意集中注意力的现象。有些教师张冠李戴,忽略幼儿发展的循序性,步入拨苗助长的教学误区,例如,大班的音乐欣赏《黄蜂乱舞》,高低强弱分明,跨八度音符,大班幼儿听到音乐很兴奋,并且能够集中注意力,准确分辨高低音,整节课能够自觉的集中注意力,小班的孩子却难以接受,听到的反应知识捂住耳朵,不愿意欣赏,很难集中注意力。

(三)要求整齐划一,盲目地比较和批评

教师在评价幼儿表现的时候,总是习惯进行横向比较,为幼儿选择一个榜样参考模仿,忽视幼儿发展的`不平衡性和阶段性,用有色眼光看待注意力比较差的幼儿,盲目的批评和指责他们,缺乏耐心的引导。例如,老师总是喜欢用“某某同学比较听话,某某通许日没有他听话”等类似的句子来评价幼儿,无视幼儿自身取得的进步。

(四)不适时宜的干预

当幼儿专注思考某一项游戏或活动遇到困难,想要努力寻求解决方案时,教师经常以时间不够为由,强行介入或终止幼儿的思考探索活动,不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导致幼儿养成半途而废的习惯。还有一些老师喜欢在幼儿专心画画的时候,不分时间的指责幼儿的创意,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和要求他们,使幼儿丧失原有的兴趣,无法集中注意力。

四、培养幼儿注意力的策略

(一)有效组织教学,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1.教学方式游戏化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游戏就是幼儿的工作,游戏对幼儿有着无法抵抗的吸引力,将游戏贯穿在教学活动中,训练幼儿的注意力,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语言课《我是小小邮递员》,将语言学习和社会常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游戏培养幼儿语言迁移的能力并积累一定的社会常识。

2.教学内容合理化

强烈的声音、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形象、突然出现的刺激物或者原注意对象的显著变化,都比较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所有,幼儿学习内容应该具有直观性、活动性、新颖性。

此外,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满足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幼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老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能理解掌握学习的内容。例如,数学课《比大小》,教师在教具的选择上,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选择比比老师的鞋子和幼儿的鞋子、手等,既形象直观又贴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3.教学手段科学化

教师在课堂中发现幼儿注意力分散时,不必当众责罚和批评幼儿,应该尝试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让幼儿回归课堂,如提问法。此外,如果教师发现大部分幼儿不愿意集中注意力时,则要反省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

4.教学目标明确化

幼儿对活动的目的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从而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不需要老师的提醒,幼儿自己就能够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例如,手工课《串珠》,明确规定活动结束后每个幼儿都应该做好一条手链或者一根项链,这样,幼儿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即使是在失去兴趣之后,依然能够管理自己,简直完成任务。

(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分别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幼儿注意力

1.3-4岁幼儿(小班)

注意力发展特点:这一阶段好奇心促使幼儿开始留意周围人们的活动,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但是注意的品质有待提高,注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比较差,集中时间较短,注意的范围较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变动性。

解决策略:教师可以经常带幼儿在花园散步、参观,引导幼儿注意周围环境中事物的变化,让他们看一些花花草草等,以直观的事物形象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此外,教师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合理布置区角游戏,将幼儿久未光顾的区角进行改造,教师并且要根据节日的变化,及时跟换教室的墙壁设计,引起幼儿的注意,巧妙地将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之中。

2.4-5岁幼儿(中班)

注意力发展特点:这一阶段幼儿的注意品质有了明显提高,注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都有所增强,注意范围也扩大了,并且能够根据要求将自己的注意分配与各种不同的行动。言语指令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有意注意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师策略:教室增加自然角,幼儿自己种植大豆等感兴趣的事物,鼓励幼儿每天观察记录自己的小植物的生长变化。游戏活动中可以增加一些带有指令性的活动,引导幼儿有意注意的方向,使幼儿有意识的去注意某种事物或现象。

3.5-6岁(大班)

注意力发展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进一步成熟,有意注意的不断发展,他们能够跟有计划地获取有关信息,提高活动率,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教师策略:组织一些智力游戏和建构游戏,使幼儿注意集中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例如,叠手帕游戏,教师不应该过多干涉幼儿的活动,只有当幼儿请求帮助的时候,教师才会巧妙的介入,应该多给幼自主活动的时间。

(三)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全面发展幼儿注意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幼儿注意力的培养也是如此,教师需要有四心,一是平等心,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要平等看待每一个幼儿,做到因材施教;二是爱心,幼儿注意力分散的时候,教师应该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及时的给予提醒,而不是指责和辱骂;三是耐心,幼儿注意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每个幼儿注意力的发展进程也是不一样的,教师无论何时都要耐心的帮助每一位幼儿;四是细心,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细小的变化,及时的给予每一位幼儿应有的表扬。

(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幼儿的兴趣

幼儿所拥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对和保持他的注意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对熟悉的事物往往会有较多的注意,对于一些新奇的事物,虽然能引起注意,但如果幼儿对新奇的事物不理解或全无认识,注意力往往不能持久,相反,如果有一点印象但不完全熟悉,就会有较强的好奇心,注意力容易保持。因此,教师应该及时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五)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增强自制力

幼儿良好注意力的养成还有赖于良好的自制力,当幼儿遇到困难或者碰到不感兴趣的任务时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可以通过美术课、手工课等,但要注意课程的安排必须尊重幼儿已有经验,教师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充分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不能盲目的求好求快。

此外,良好的自制力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幼儿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的基石。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及时询问并帮助幼儿,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教师应多给幼儿一些积极的鼓励和赞扬,重视幼儿活动的过程而非结果。只有幼儿充满自信,具有良好自制力的时候,幼儿才能坚持注意自己的游戏活动。

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篇5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的一种能力,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伴随着整个心理活动过程;是影响坚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注意力的养成,对其形成具有专注品质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有集中的注意力,促其感知更清晰,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在求学做事方面,成功就更有保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尝试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从打击乐活动入手,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激发幼儿兴趣,培养注意力,根据学者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心理推动因素之一。幼儿初期注意力的水平还很低,以无意注意为主,在一定时期内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频繁、目的性不专一、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的稳定性较差,一切从兴趣出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于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

1、引发自由敲打兴趣,引导有意打击乐器。

兴趣的产生,总是以需要为基础,幼儿好奇心强,极易受客观事物的新异性所吸引产生兴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认识活动的倾向,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音乐。幼儿天性喜欢敲敲打打,对能发出响声的物品特感兴趣,每次敲响任何一件物品,他们就会发出一阵惊奇而欢快的笑声。于是,我引导孩子们寻找周围的声音,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自己敲击的,让孩子们注意倾听,然后进行比较。在这过程中,启发孩子模仿声音的音色、节奏等,并让孩子们进行声音组合,两人、三人、四人……由少至多人慢慢增多进行合奏。渐渐的幼儿的无意注意得到巩固,有意注意慢慢持续。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乐器,引发其对这些乐器的打击产生了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的口吻:“我们听听圆舞板是怎样说话的?”以激发幼儿玩弄乐器的欲望,让幼儿在愉快的玩乐器的活动中,初步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接着我又带幼儿玩听辨游戏,如游戏“听听找找”、“听听做做”,让幼儿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帮助幼儿了解乐器的音色等特点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让幼儿在认知感受的基础上学习表达。如玩大鼓和小铃游戏中,敲小铃时,他们就做小鸟飞、小兔跳等灵巧的动作;而听到大鼓时,他们做大象、老虎、熊等笨重、凶猛的动物的动作。孩子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情感上得到满足,这样更有利于引发幼儿对乐器的兴趣,提高了活动的注意力。

2、选择适宜教材,增强打击兴趣,延长有意注意。

《纲要》强调: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因此,在打击乐活动中我注意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节奏鲜明的、合适的音乐材料,让幼儿愉快地随着乐曲的旋律进行打击乐演奏,以此来调动、延长幼儿的有意注意。如《苹果》、《我上幼儿园》、《看星星》、《春天》等,这些歌曲幼儿不仅熟悉,而且爱唱,配上乐器伴奏,让幼儿产生一种新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新的感觉增强了幼儿打击乐的兴趣。在唱唱打打的活动中,幼儿乐中学、学得乐,进一步体会到自由敲打与随音乐较有规律敲打的不同。幼儿逐步学习注意倾听音乐旋律,让自己敲打乐器的节拍与歌曲节奏保持一致,也逐步学会关注同伴的活动,同伴间的配合有了默契,由此延长注意的时间,也提高打击乐活动的持久性。

3、榜样激励,进一步激发打击兴趣,提高有意注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好胜、好强、好模仿,正确评价表扬和鼓励,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是一种强化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用表扬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我注意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当幼儿学会一种节奏、创编出与他人不同的节奏或能与同伴进行合奏时,我就用手势、动作(伸拇指、摸头、亲亲、抱抱……)眼神、微笑对孩子的不同进步及时给以肯定、表扬,并注意树立榜样,让孩子感觉周围有许多学习的良好榜样,同时,也让幼儿相信自己行,是好样的,学习打击乐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在打击乐活动中,请幼儿轮流上台演奏乐器或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演奏,由此锻炼幼儿的胆量,也鼓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孩子在轮换角色、参与演奏中,有意注意得到强化与提高。

推荐访问:注意力 幼儿 提高 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集中 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的稳定性 如何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 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和耐心 如何提高幼儿注意力 怎么提高幼儿注意力 如何提高幼儿注意力水平 如何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