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领导干部做好宗教工作要在“导”上下功夫

 专题党课:领导干部做好宗教工作要在“导”上下功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在宗教工作中“不断提升导的能力”。在2016年和2021年两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导”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要培养一支精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熟悉宗教工作、善于做信教群众工作的党政干部队伍,让他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宗教知识,不断提升导的能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为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因此,对于党政领导干部来说,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重中之重在于以“导”的理念为指引,提升“导”的能力,不断提高宗教工作水平,引导信教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一、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夯实“导”的思想基础

  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做好宗教工作,首先要夯实“导”的能力的思想基础,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头脑。即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武装头脑,学习和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史、理论成果及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关键。特别是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弄清楚其中蕴含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这是根本。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党的领袖和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理论。毛泽东最早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强调对群众反神权和鬼神迷信的斗争要加以引导;主张对宗教徒要作具体的阶级分析,保障民众宗教信仰自由;认为尊重保护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等等。这为新的历史时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宗教治理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的亲自过问下,党中央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宗教工作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出台《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标志着我们党的宗教观恢复到正常的轨道,并提出了诸多创新性的观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高度重视宗教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特点是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的复杂性;肯定了宗教的文化价值;正式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重大命题;等等。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继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提出宗教关系是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社会关系,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强调从政治、社会、文化层面进一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等等。回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主体,一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遭遇到的宗教问题的具体实际,坚持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历史过程,也是让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成为“中国”的和“当代”的历史过程。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熟悉和认知上述历史并掌握其所蕴含的时代背景、思想观点、方法论原则等,构成夯实“导”的能力思想基础的首要维度。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并实现理论飞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特别是继承已经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将其运用到宗教工作之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宗教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回答了新时代怎样认识宗教、怎样处理宗教问题、怎样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把握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类问题所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2015年,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创新论断;在2016年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2017年,“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2020年,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部署“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实现宗教健康发展”;2021年7月在西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九个必须”,涉及新时代宗教工作的领导机制、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对做好宗教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上述重要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总纲要。领导干部夯实宗教工作中“导”的能力的思想基础,最根本性的就是要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和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时代的灯塔。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宗教工作来说,领导干部要提升“导”的能力,就必须夯实思想基础,即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历史主动,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变革。

  二、坚持“九个必须”,把握“导”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其蕴含的实践路径概括起来集中地体现为“九个必须”:必须深刻认识做好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必须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坚持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必须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必须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65—567页)理论的价值和生命力归根到底在于实践。领导干部以“导”的理念为指引,发挥“导”的作用,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把握宗教工作主动权,就需要做到坚持“九个必须”,拓展“导”的能力的实践途径。

  在坚持工作基本方针和理论创新上下功夫。“九个必须”是党中央将马克思同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作出的经验总结和思想概括,理论和现实意义重大。例如,“必须深刻认识做好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其所指向的是要引导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宗教工作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能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党的执政基础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乃至国家战略格局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等等。又如,“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即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另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处理宗教领域面临的各类复杂性问题,结合新时代我国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实际,概括总结诸多关于宗教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这些均表明,只有深刻认识“九个必须”的重大现实意义,才能在思想原则的高度上认同其所规划的目标,才能真正推动新时代宗教工作上新的台阶。

  在贯彻、落实和实践上下功夫。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是干成事业的基本规律。“九个必须”既是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宗教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又是蕴含实践指向的新战略新举措。因此,领导干部理应将这一新思想新理念贯彻到实际的复杂性的宗教工作之中,确保做出成效。例如,“必须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即处理宗教事务和宗教关系,必须牢牢把握住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这个根本,出台、完善和修订各类法律法规,健全宗教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宗教工作的格局,真正把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又如,“必须坚持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其所指向的是要深刻认识到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因此,新时代做好宗教工作,最直接的工作路径就是,坚持群众利益至上,切实团结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为关键的是,既要保护好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最大限度团结信教群众,也要耐心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引导信教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由此更好组织和引导信教群众和广大群众一道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

  在切实推进制度建设、提升法治化管理水平上下功夫。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志就在于管理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宗教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只有推进制度建设,提升法治化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中国特色宗教治理行稳致远。例如,“必须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一方面,在具体工作中,要为宗教团体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尊重和发挥其在宗教内部事务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宗教团体的人才队伍建设,以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为标准,支持宗教界搞好人才队伍建设。又如,“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即新时代在宗教工作中,一方面,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制渗透、打击犯罪的处理宗教问题基本原则,习惯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擅长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应确立法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处理宗教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积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自觉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开展活动。

  三、做到“六个坚持”,培养“导”的方法和本领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升宗教工作的“导”的能力并推进相关工作,关键在于坚持好、运用好这一思想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导”的能力的方法和本领,不断开创新时代宗教工作新格局。这实际上就是要做到“六个坚持”。

  坚持人民至上,更好团结信教群众、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信教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新时代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练好做好信教群众工作的本领,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自由,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把握信教群众的愿望、尊重信教群众的创造性、集中信教群众的智慧,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真正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坚持自信自立,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实践证明,党的百年奋斗的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出来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处理中国的宗教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世界宗教发展传播的普遍规律表明,任何宗教的生存发展都必须同所在社会相适应。因此,领导干部理应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科学把握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历史逻辑、深刻认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大意义、切实贯彻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政策举措”(王作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学习时报》2022年3月21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宗教工作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任何时候,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创新,既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化传统相承袭,又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品格相贯通,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27页)这启示我们,领导干部要提升宗教工作中“导”的能力,增强“导”的能力的方法论本领,在理论上,就是要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回答好宗教工作中面临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续写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在实践上,坚持好利用好既有的工作方法、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则等,同时结合实践的变革,创新性地提出新的管理方法、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由此,在宗教理论创新与宗教工作实践的变革中,要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以新的实践丰富新的理论。

  坚持问题导向,有效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风险隐患。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毛泽东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9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页)领导干部增强宗教工作中“导”的方法论本领,就要确立问题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眼光,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不回避、不躲闪,瞄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并能在问题的解决中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增强问题意识,加强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聚焦在宗教工作实践中遭遇到的新问题、深层次问题、信教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世界历史变局中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宗教问题等,有效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风险隐患,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切实推进宗教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坚持系统观念,始终以“导”的理念做好宗教工作。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在处理宗教工作时特别需要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以统筹好各方面的利益、调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具体言之,在具体的宗教工作中,一方面,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目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各项跟宗教有关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更好地驾驭复杂局面,应对宗教领域各类风险和问题,增强宗教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坚持胸怀天下,在国际上讲好中国宗教故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们党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全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新时代的民族工作不仅要着眼国内,更要放眼世界,在推进宗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要强调无论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都要适应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充实时代内涵;另一方面则是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宗教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宗教交流,特别是要在总结中国宗教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在国际上讲好中国宗教故事,让世界知道“中国化宗教”和“宗教中的中国”,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不断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创新推进宗教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根本遵循和方法论指导。面向新时代,领导干部只有以“导”的理念做好宗教工作,夯实“导”的能力的思想基础;坚持“九个必须”,拓展“导”的能力的实践路径;深刻把握“六个坚持”,增强“导”的能力的方法论本领,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奋斗姿态组织和引导信教群众和广大群众一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推荐访问:专题党课 领导干部 宗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