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艳
(一)语篇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语篇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强调语篇是表达意义的基本单位,它以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和文体组织形式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意义和情境(教育部2020)。语篇是“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是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前后衔接、语义连贯,且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言语作品”(刘辰诞、赵秀凤 2011)。阅读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理解意义及作者表达意义的语言,并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语言知识对语篇表达的意义进行建构、转换和迁移。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从语篇整体出发,理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和结果,分析人物性格,总结中心思想,品鉴语言特点和写作技巧。
(二)“写”的能力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表达性技能,即“写”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设计合理的语篇结构”“根据表达意图和受众特点,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语言”“有目的地利用标题、图标、图表、版式等手段有效地传递信息、表达意义”(教育部 2020)。也就是说,《课程标准》从结构、语言、意义等层面对学生的“写”提出了要求,渗透了对写作策略和思维的要求。作为一种促学英语的有效方法,读后续写为表达提供语篇情境,将“阅读理解与写作产出紧密结合,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紧密结合,内容创造与语言模仿紧密结合”(王初明2015)。也就是说,读后续写尊重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的规律,将语言输入与输出紧密结合,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从语篇层面出发学习和使用语言,并创作内容,对英语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读后续写的特点
正是看中读后续写良好的促学功效和较佳的考试反拨效应,我国高考英语采用读后续写题型。此题型评分主要从内容、语言和篇章结构三个方面考虑。评分综合衡量创作内容的质量、续写的完整性及与原文情境的融洽度;
使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准确性、恰当性和多样性;
上下文的衔接和全文的连贯性。《课程标准》对“写”的质量描述中明确提到,“能概述所读语篇的主要内容或续写语篇”(教育部 2020),并指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理解性技能与表达性技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且语言技能的培养是持续和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读后续写持续推动和促进学生学习语言,同时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解答读后续写题型应具备的能力。
语言输入假说强调,语言学习者要有足够高质量的语言材料输入,而只有当语言材料是可理解的且略高于现有语言水平的,才能有助于语言的内化。内化建立在理解输入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依靠运用来达成,只有将输入的语言材料内化后,才有可能形成语言能力。除了高质量的输入外,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还有高质量的输出。仅有语言输入,不能确保学生能够使用语言进行准确的表达,以及语言能力的最终形成,而输出能够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度、流畅度,助力语言能力的最终形成。输入与输出理论在英语读后续写能力培养方面给出的启示是:教师应为学生精心挑选难度适宜、准确、得体的阅读材料,确保输入的质量;
将输入材料内化后,设置情境,利用多种学习活动训练“续”的能力。
(二)教材的特点
虽然教学资源是多模态的,包括校内校外、显性隐性、线上线下等,但是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教学资源是教材。成熟的英语教材的编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给他们提供一系列观察、体验、发现、感悟、理解、运用语言知识的学习活动和情境语境,能够有效培养其学习能力。因此,善于利用教材、利用好教材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提高其学习和实践能力。
语篇具有独特的内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三位一体服务于主题意义表达。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语篇,解读语篇的主题和内容、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写作意图和价值取向;
在使用教材教学的过程中将意义探究和语言学习融为一体,培养学生深刻理解语篇的能力,提升其读后续写能力。
(一)在教材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设计清晰的结构和创造连贯表达的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 2020)。梅德明、王蔷(2020)指出思维的逻辑性主要体现为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面表现出的语言的规则和规律的心智活动。批判性思维贯穿读后续写解题全过程。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包括反思、分析、评价、推理等能力的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续写的内容要与原材料之间具有连贯性、关联性,需要学生不断回读促进理解与续写之间的交互,要求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创造性地拓展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阅读,对文本进行深度思考,探究事物的本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第一,关注语篇的整体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确定语篇中各段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确定各部分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认识到完整的语篇应主题唯一、中心明确、内容关联。第二,关注语篇的连贯性。教师应在引导学生理解语篇中各部分内在逻辑、语篇信息组织方式、语篇成分之间的语义逻辑的过程中,帮助他们认识到逻辑严密的语篇应结构合理、意义连贯。
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分析并梳理语篇结构、行文逻辑,引导他们从宏观上把握语篇各部分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其设计合理的语篇结构、创造连贯表达的意识。
例如,人教版(2019 年)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 Unit 4 Adversity and Courage 中 Reading and Thinking 板块的语篇A Successful Failure 和Using Language 板块的语篇The Reward for Perseverance是培养学生读后续写能力很好的教学素材。Reading and Thinking 板块的语篇由三篇日记组成,虽然都围绕同一主题记录“坚忍号”船员在南极探险过程中的几个重大事件,但是时间跨度较大;
Using Language 板块的语篇以回忆录的形式描绘了船长沙克尔顿(Shackleton)离开荒无人烟的象岛去乔治亚岛求助后,22 名船员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挣扎求生的情形。由于这两个板块语篇的时间跨度大,内容不够完整、情节不够连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指导学生充分理解语篇内容、理顺故事情节,适当展开想象填补情节空白,使语篇连贯。
1.阅读文本,了解内容
虽然Reading and Thinking 板块的三篇日记围绕同一主题展开,但是时间跨度较大,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了解主要内容:少年珀西(Perce)满怀着热情和憧憬踏上了梦寐以求的南极探险之旅;
“坚忍号”被冰困住,船员弃船后在浮冰上生活;
沙克尔顿带领一队人去乔治亚岛求救,一部分船员留在荒芜人烟的象岛艰难求生。Using Language板块的回忆录具体描述了沙克尔顿离开后,其他船员在象岛遇到的困难和他们解决的办法,以及他们凭借顽强的毅力最终获救的情形。
2.梳理情节,整合语篇
两个板块的语篇对沙克尔顿去乔治亚岛求救后,一部分船员留在荒无人烟的象岛艰难求生的情形的描述是有重合的。教师指导学生梳理情节(见图1),尝试整合内容重合的两部分,将沙克尔顿离开后留在象岛的船员的生活,以及最终获救的过程看成是船员登陆象岛后的“续”。
图1:情节发展线索图
3.补全文本,分析评价
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文本已有情节,适当展开想象,补全信息空缺;
引导学生阐述创造内容的理由,判断与作者的写作是否连贯,主题是否一致。
(二)在教材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当语言模仿和适切语言运用的意识
读后续写是理解与产出互动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产生语言协同效应,即续写者在语篇情境中,在创造新内容时将阅读中发现的精妙语言和语言使用方式进行二次创作,变为自己的语言及语言使用方式,为自己创作的“续”服务。
教材语篇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语篇的写作手法:显性或隐性衔接手段、句子信息展开方式、句子语法结构、修辞手法、词语搭配等。教师可以提炼语篇中体现核心内容的精妙语言,引导学生赏析语言的精妙之处和得体之处,并进一步创设情境,引导其模仿、使用所学话题相关语言。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2019 年)高中《英语》必修一 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中Reading and Thinking 板块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结构和主题意义:语篇以明、暗两条线索主要介绍了汉字的发展。明线以时间顺序梳理汉字书写体系的发展历程;
暗线从时间、空间、语言与艺术、中国与世界等方面说明汉字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作者使用了很多精妙的语言说明汉字书写体系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传承中起到的作用:历史跌宕起伏,中国古代文明得以延续至今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汉字书写体系;
汉字书写体系对中国人民与中国文化的统一具有非凡的意义;
汉字成为连接中国过去与现在的一种重要媒介;
汉字发展为书法这种艺术形式;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据此,教师结合本单元Reading for Writing 板块的语篇,设计了读后活动:假定你在浏览校园网时,发现了来自美国的交换生亚当(Adam)发的帖子。请你阅读他的帖子并回帖(见图2)。
图2:亚当发的帖子
此读后活动中的帖子询问内容与教材语篇内容关系紧密,要求学生在理解语篇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作者表达意义所使用的精妙语言,在完成任务时适当地选择、使用、模仿作者的语言。
又如,人教版(2019 年)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中Reading and Thinking 板块的语篇对人们庆祝节日的原因追根溯源,探究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变化。语篇的五个段落的大意分别是: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且普遍存在;
几乎每种文化都存在庆祝丰收的节日;
有些节日会消亡,有些节日会被赋予新的意义而得以延续;
节日商业化;
节日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语篇结构清晰,每个段落的段首句为段落中心句。在学生了解节日现象、探究人们庆祝节日的原因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其思考、体会节日的实质。随后,教师设计如下语言学习活动:阅读语篇第三段,赏析作者语言,并完成仿写。
1.阅读语篇段落,分析语篇结构(见图3)
图3:段落结构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语篇结构:作者阐述了一个现象,解释了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两个例子对现象进行具体说明。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认识语言表达的意义,以及意义之间的逻辑关联。
2.分析作者语言,完成句子模仿
分析语篇、句子层面信息展开方式,创设相似情境,指导学生模仿作者的语言完成新任务。
A.传统服饰虽然在庆典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有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会发生改变。
B.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思想的传播,一些传统的服饰会消失,而其他服饰会出现。
C.一个例子就是带来好运的传统的中式婚礼服。现在,年轻夫妇把西式婚纱和传统中式婚礼服结合起来。随着传统文化意识的增强,传统文化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
D.另一个例子就是汉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不论年龄大小。
3.连句成篇,整体感悟语言运用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作者的行文逻辑将自己创作的句子连成语篇(见下页图4),从结构、内容、语言三位一体的角度整体感受语篇。
图4:学生创作的语篇结构图
读后续写的语言协同效应需要学生不断回读原文,整体感受原文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语言使用方式;
需要学生赏析原文作者语言的精妙之处。有效的表达离不开对句子、句群、段落和语篇的整体理解,学生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感知语篇是如何构成的及如何表达意义的。列举以上语言学习和运用的例子,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语篇的主要内容、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不断回读的过程中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语言运用方式,即作者围绕主题表达意义时,采用怎样的语言风格、运用怎样的语篇组织方式、使用什么衔接手段来加强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另外一个目的是引导学生模仿,在新的情境中合理地把作者的语言和语言使用方式变成自己的语言和语言使用方式,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质量。
总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不应独立于教材教学之外,而应充分利用教材,在讲授教材语篇的过程中逐渐渗透、培养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高考英语选用读后续写题型的原因是其具有促学功能。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教学基础资源,在语篇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的连贯与衔接,培养其严密的逻辑意识,同时引导其分析、鉴赏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创设情境指导其创造性地模仿、使用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
猜你喜欢 语篇意义教材 一件有意义的事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0期)2022-01-1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年1期)2021-03-29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1期)2021-03-0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有意义的一天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6期)2020-12-16生之意义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诗里有你北极光(2014年8期)2015-03-30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